最近,因为奥运会冠军佟文因药检阳性而遭到禁赛的新闻,“瘦肉精”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瘦肉精怎么会和兴奋剂搭上关系呢?其实,很多类型的瘦肉精都属于“乙型促效剂”,它们能够刺激心脏、扩张血管等,所以能够成为增强运动能力的“兴奋剂”。这些物质经过人体代谢,大部分会通过尿液排出,在尿液中检测到的含量跟服用量与服用后的时间有关。不过,即使真的在尿检中发现“瘦肉精”也无法分辨其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瘦肉精”是一个统称,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东西都可以称为“瘦肉精”。已知的多数“瘦肉精”的确对人体有害,所以在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禁止使用,比如曾在上海造成过中毒事件的克伦特罗(clenbuterol)。但在美国,一种名为雷托巴胺(actopamine)的瘦肉精是合法的饲料添加剂。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出现过从美国进口的猪肉中检出雷托巴胺的风波了。
美国药食局(FDA)的一般思路是:如果一种成分没有已知的好处,那么对它的判决不需要“罪证确凿”,“莫须有”就足够了———当然很多被定罪的东西多少还是有些罪证的,比如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如果有明确的好处,就找出它的安全用量,比如说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如果找不出安全用量,也就只好一禁了之,上面所说的克伦特罗就是这种情况。
而雷托巴胺的情况就好得多。猪吃了它之后,可以大大减少脂肪,大大增加瘦肉,而且明显缩短生长期。关于其毒性的研究从折腾老鼠开始,然后是狗、猪、猴子等等。首先是检测它在动物体内的吸收排泄,让动物们吃进不同的量,然后检测排泄物中出来的量,发现这种东西不在体内积累,排出的时间很短。换句话说,如果有毒性,也不会积累。其次,跟踪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利用同位素追踪,这个东西到了体内之后变成了什么、到了哪里,也被查了个底儿掉。然后是各种致病情况的研究。喂给动物们不同的量,检测短期长期的健康状况,最后找出一个安全用量。
当然,这些研究是基于动物的,在人体中是否如此还很难说。有6位勇敢的志愿者做了实验材料,证实雷托巴胺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跟动物一致。这说明用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测其在人体中的表现还是合理的。这6位志愿者还接受了不同的用量,来考察对身体状况的影响。在每千克体重的用量不超过67微克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把这个量除以一个50左右的“安全系数”,FDA认为每天可接受的摄入量是每千克体重1.25微克。据此,他们规定牛肉和猪肉中允许的雷托巴胺残留量分别是30和50ppb(ppb是十亿分之一)。在这个残留量下,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吃上两斤半猪肉或者四斤牛肉都还是很安全的(事实上很少有人会长期坚持这个进食量)。加拿大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稍高一些,猪肉中的允许残留是40ppb,而联合国粮农组织则是10ppb。日本和新西兰比较有趣,本国的生产不许使用,但是进口猪肉允许10ppb的残留。总的来说,还是只有少数国家允许使用雷托巴胺,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是禁用的。
弄清楚了为什么美国人不怕“瘦肉精”,就比较容易理解食品(饲料)添加剂的问题了。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一样东西只要存在某种好处,而且遵守用量的安全线,是完全可以安全使用的———严格监管才是问题的核心。
美国不禁“瘦肉精” 十年间极少发生中毒事件
能促使猪、牛加快生长,并提高瘦肉率的“瘦肉精”常见的有两种,在中国引起中毒事件的是盐酸克伦特罗,对健康有害,为各国禁止;另一种“瘦肉精”莱克多巴胺,却在美国得到批准,可以给猪喂食。在美国市场上,45%的猪和30%的牛使用“瘦肉精”,十年来,鲜有“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吃的真相》作者、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云无心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表示:“莱克多巴胺(瘦肉精)符合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委员会的要求,且得到有效监管。人们对它的关注甚至不如牛生长激素(增加奶产量)。”
3月15日,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曝光双汇公司在其食品生产过程中,明知所收购的生猪含有瘦肉精,却一路绿灯通行,最终使“健美猪”流入市场。一时间,各地超市双汇火腿纷纷下架,等待国家相关部门检查结果。
中国禁止使用所有可能加速猪牛生长,且提高瘦肉率的“瘦肉精”。因此,在中国,“瘦肉精”总是和“非法”联系在一起,却屡禁不止。中国的“瘦肉精” 中,最普遍的一种,是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其本身是一种治疗气管疾病的药物,属于β-肾上腺素兴奋剂。如果在猪饲料里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可以帮助猪长瘦肉、减脂肪。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 我国相继发生19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
在美国,盐酸克伦特罗同样被禁止,但另一种同样可以起到瘦肉作用的药物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却被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委员会(FDA)批准,可以给猪喂食。1999年12月2日,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委员会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在这之前,他们做了周密的实验,最终确定,只要猪肉中残留的莱克多巴胺低于50ppb(1ppb是十亿分之一,指猪肉和药品残留量的比例),那么它对人体无害。
十年来,美国鲜有“瘦肉精”中毒事件发生。相反,“瘦肉精”似乎一步步迈向美国餐桌,因为FDA又在2003年及2009年,分别核准牛及火鸡使用这种药物。
“实际上,用莱克多巴胺获得养猪的最佳效果,按照FDA标准就可以了,多用了未必好。FDA只管抽查残留量,不管猪农是如何用的。美国的猪场一般规模都很大,猪肉也是通过大公司销售,违法使用对他们没有好处。只要被查一次,整个猪场和销售公司的声誉就毁了。”云无心向本报记者分析说。作为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以及科学松鼠会资深食品安全专栏作家,云无心对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都做过专业解析。但在接受本报采访的过程中,他表示不愿透露真实姓名。
FDA的“瘦肉精”有害性实验
云无心解释说,FDA对于食品成分的一般管理思路是:首先判断该成分有没有已知的好处,如果有明确的好处,就找到它的安全用量,如果找不出安全用量,就只能“挥泪斩马谡”,一禁了之,盐酸克伦特罗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科学家还是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盐酸克伦特罗的替代品,毕竟瘦肉精的好处显而易见:减少脂肪,增加瘦肉,而且明显缩短猪的生长期。终于,莱克多巴胺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科学家首先在老鼠身上做实验。他们发现,服用了莱克多巴胺的老鼠,毛色柔顺光泽,肌肉紧绷健美。通过检测老鼠摄入不同的量,然后检测排泄物所含的量,科学家发现,这种物质不在体内累积,排出的时间很短。如果有毒性,也不会积累。
接着,科学家开始跟踪莱克多巴胺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情况,更多动物被用于实验,比如狗、猪和猴子等。
当然,这些研究是基于动物的,在人体中是否如此还很难说。最终,六位勇敢的志愿者参与了实验,证实莱克多巴胺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跟动物一致。此外,FDA专家还让六位志愿者接受了不同的用量,来考察它对身体的影响。在每公斤体重的用量不超过67微克的情况下,没有观察到人体有不良反应。
最终,科学家得出一个“安全用量”数值,将67除以一个50左右的“安全系数”,FDA认为每天可接受的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1.25微克。据此,他们规定猪肉中允许的莱克多巴胺残留量为50ppb。也就是说,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吃两斤半猪肉,都是安全的。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目前只有美国、加拿大、巴西等24个美洲和亚太地区国家允许将莱克多巴胺用于食用性动物。加拿大标准稍高,允许残留量是 40ppb。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同样给莱克多巴胺开绿灯,前者允许的残留量是40ppb,后者是10ppb。日本、新西兰等国不许使用莱克多巴胺,但允许进口猪肉存在10ppb残留量。
“用最经济的方式喂养猪”
美国的瘦肉精,共有三个商品名称:培林(Paylean),Optaflexx及Tomax。培林主要用于猪,Optaflexx用于牛,Tomax用于火鸡。三种商品同是一家名叫EliLilly公司旗下的“Elanco动物健康”部负责生产的。根据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有45%的猪及30%的牛会被喂食瘦肉精。“Elanco动物健康”部还公布说,在一吨饲料中添加18克培林,可以使猪进食吸收率增加13%,猪的体重每天增加 10%,饲料却节省了6%。
FDA在批准使用培林的同时,也给予猪农一些建议,教他们控制“喂食量”,在屠宰前7周,给150磅的猪(一只猪的平均重量)喂食时,在每吨猪饲料中,最多可添加18克培林。一开始,这种药物会迅速促使猪体内合成蛋白质,使得猪惊人地增重、脂肪减少。三周后,猪的体重基本就达到了240磅。在屠宰前最后4周,每天喂培林的量,应控制在每吨饲料中含4.5克至9克之间。
美国研究莱克多巴胺的科学家们,纷纷在FDA“批准令”后,撰写论文,对猪农进行指导。
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副教授Jodi Sterle是研究猪肉安全的权威。他写道:如果你已具备了养猪经验,那么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没有什么“神奇药丸”,可以让一只“平庸的猪”变成“健美猪”。但是,你也知道,适当管理、营养调配以及猪舍布置,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猪的生长“效率”。培林只能被视作一种“管理工具”,增加动物的基因潜能,它不可能替代适当的管理方式。
“随着喂食培林时间增加,你会发现它的效用越来越低。所以说,培林的使用,适当即可,多则无用。过量喂饲(超过18克/吨)或者过长时间喂饲,都是不被推荐的。事实上,这也是违法的。”Jodi Sterle说。
2007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公布了一个联合实验的结果:养猪最经济的方式,是喂食培林6.75克/吨。这个标准正处在FDA规定4.5克至9克/吨的中间值。研究数据显示,喂食培林6.75克/吨25天,比没有喂食培林的猪,进食效率提高15.1%,体重多增加19.6%。
“这个数据显示,6.75是一个很理想的数字。”密苏里大学肉类营养学教授Gary Allee表示,“如果猪体内的赖氨酸水平正常,那么6.75克的培林,既可以增进猪的生长,也可以帮助猪农降低饲养成本。”当然,调查者也指出 ,目前很多猪农选择每吨饲料里混入4.5克“培林”,也是不错的降低成本的方法。通过25天的实验研究发现,猪进食效率提高10.4%,每天体重增加量也比未食培林的高出11.3%。
云无心介绍,一般来说,FDA不会直接检查猪农如何使用培林,而是检测猪肉中莱克多巴胺残留量。“美国的猪场一般规模都很大,猪肉也是通过大公司销售,违法使用对他们没有好处。只要被查一次,整个猪场和销售公司的声誉就毁了。他们自己也会主动杜绝不合格产品。”
此外,FDA还对Eli Lilly公司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它曾在2002年指控该公司意图隐瞒数据。当时,猪农已经发现,“动物服用培林后开始倒下和颤抖”,以及“猪吃下培林后开始呕吐”,但该公司却没有对外披露这些情况。
美国的瘦肉精之辩
尽管美国的瘦肉精,成功帮助猪农降低生产成本,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拍手叫好。
美国好几个食品网站,都转载了《波士顿环球》、《洛杉矶时报》的专栏作家Martha Rosenberg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为什么FDA允许“对人体不安全”的药物来饲养快被屠宰的家畜?》,发表于去年2月。
文章写道:莱克多巴胺对于人类太过危险。FDA也要求在产品中标示:“本产品不适用于人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使用时应穿着防护服,并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以及通过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认证的防护口罩。”
美国的家畜在屠宰之前,仍被允许使用培林,这与荷尔蒙等其他必须在屠宰之前停止使用的家畜用药规范大相径庭。研究显示,家畜经宰杀之后,肉品当中的瘦肉精仍有20%尚未失去作用。“尽管这种药物对治疗儿童哮喘非常有用,但受到污染的动物饲料及废料流经河流或水井所造成的影响,仍值得关注。”美国农业及贸易政策研究院医学博士戴维·沃林加表示。
同时,瘦肉精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动物保护人士的强烈不满。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教授坦普尔·葛兰汀 (Temple Grandin)是世界知名的动物学家,被誉为“动物福利先锋”,在2010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100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她是瘦肉精的头号反对者。“滥用培林(莱克多巴胺),已经使得倒下的猪和不能行走的猪越来越多”,她说,“来自华盛顿的荷兰牛(holsteins),就因为使用莱克多巴胺导致牛蹄坏损。”
据报道,中国农业部早在1997年,发文明令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被禁稍晚于克伦特罗。中国在2002年明确将其列入《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中国第一个把克伦特罗引进国内的是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许梓荣。1997年克伦特罗被禁止后,许梓荣将目光转向莱克多巴胺。1996年至1999年,他发表多篇有关莱克多巴胺提高猪瘦肉率的论文,在这些论文中提到主要副作用是:引起动物腿残。
而云无心的个人观点则是,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支持莱克多巴胺的使用。“首先,它是安全的;其次,它的使用导致猪肉的生产成本下降,在每个生产者都可以合法使用的情况下,成本的下降,必然导致销售价格的下降。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就是,如果直接按照汇率计算,美国蔬菜类食品远比中国贵,但是猪肉鸡肉却要比中国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