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是可转债的第一个特性,其第二个特性是:提前转股极易发生,是极大概率事件。
 
 
“强制赎回条款”的基本思想是:
在转债转股期内,如果正股市价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连续高于当期转股价的130%,那么上市公司有权按照约定价格(一般是103元)赎回全部或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
 
① 一旦发生,必定转股。
 
② 一旦转股,利益巨大。
 
 
 
 
 
③ 一旦转股,远超130。
 
 
| 
	 价格区间  | 
	
	 符合数量  | 
	
	 占比  | 
	
| 
	 130以下  | 
	
	 1  | 
	
	 1.54%  | 
	
| 
	 130~160  | 
	
	 17  | 
	
	 26.15%  | 
	
| 
	 160~200  | 
	
	 21  | 
	
	 32.31%  | 
	
| 
	 200~250  | 
	
	 12  | 
	
	 18.46%  | 
	
| 
	 250~300  | 
	
	 6  | 
	
	 9.23%  | 
	
| 
	 300~350  | 
	
	 5  | 
	
	 7.69%  | 
	
| 
	 350~400  | 
	
	 2  | 
	
	 3.08%  | 
	
| 
	 400以上  | 
	
	 1  | 
	
	 1.54%  | 
	
| 
	 算术平均值  | 
	
	 209.98  | 
	
	    | 
	
| 
	 200以上  | 
	
	 26  | 
	
	 40.00%  | 
	
| 
	 130以上  | 
	
	 64  | 
	
	 98.46%  | 
	
| 
	 140以上  | 
	
	 62  | 
	
	 95.38%  | 
	
 
④ 触发强赎,极易做到。
 
首先,可转债存续时间5~6年,其中出现牛市和反弹的概率极大,点位低时发行尤其如此;(从这个角度讲,南山铝业是有一定眼光的,虽然并非初衷。)
 
 
最后,利益所在,上市公司极有可能通过财务和市场操作达成条件,放大收益。
 
因此,在中国这种波动极大的市场中,在5~6年内完成触发强制赎回不难做到。
 
5.历史数据,铁证如山。
 
 
6.最低30%,上不封顶。
 
| 
	 债券名称  | 
	
	 历史高价  | 
	
| 
	 凯诺转债  | 
	
	 295.00  | 
	
| 
	 华发转债  | 
	
	 299.00  | 
	
| 
	 华电转债  | 
	
	 299.99  | 
	
| 
	 南化转债  | 
	
	 300.00  | 
	
| 
	 桂冠转债  | 
	
	 310.00  | 
	
| 
	 创业转债  | 
	
	 327.98  | 
	
| 
	 恒源转债  | 
	
	 335.00  | 
	
| 
	 韶钢转债  | 
	
	 349.99  | 
	
| 
	 招商转债  | 
	
	 350.00  | 
	
| 
	 丝绸转债  | 
	
	 371.96  | 
	
| 
	 锡业转债  | 
	
	 400.00  | 
	
| 
	 海化转债  | 
	
	 459.98  | 
	
 
不仅如此,转债转股以后还能继续持有正股,如看好正股长期潜力抑或中期题材,可持有享受股票继续上涨的收益。因此近乎“上不封顶”。
 
例如:招商银行在2004年11月10日发行招行可转债,转股价9.34元,中间经不断下调最终到4.42元;到2006年9月招行最高9.55元,如果持有转债转股卖出获利净赚116%;即使到2006年9月29日招行转债退市时卖出,也能获利69.08%。——此时距招行转债发行不过1.88年!
如坚定看好招商银行,用面值100元转债转股以4.42元买入招商银行股票,继续持有,待到了2007年11月7日——股市最高点时——招商银行的股价是46.33元,是4.42元换股价格的10.48倍!
7.提前转股,年化更高。
 
| 
	 交易时长  | 
	
	 符合数量  | 
	
	 占比  | 
	
| 
	 1年以内  | 
	
	 12  | 
	
	 18.46%  | 
	
| 
	 1-2年  | 
	
	 13  | 
	
	 20.00%  | 
	
| 
	 2-3年  | 
	
	 16  | 
	
	 24.62%  | 
	
| 
	 3-4年  | 
	
	 12  | 
	
	 18.46%  | 
	
| 
	 4-5年  | 
	
	 12  | 
	
	 18.46%  | 
	
| 
	 5-6年  | 
	
	 0  | 
	
	 0  | 
	
| 
	 平均值  | 
	
	 2.60年  | 
	
	    | 
	
| 
	 总数  | 
	
	 65  | 
	
	 100%  | 
	
 
8.机会多次,不待转股。
事实上,在长达5~6年的存续期间,可转债往往会遇到多次转股的机会,不仅是只有转股事实发生的一次才能赚到30%以上的收益。根据面值-高价折扣法 的原则,这些波段基本都能稳稳抓到,等于无形中放大了单只可转债的收益。
9.即使不转,未必不赚。
以2012年12月即将到期,而且很有可能到期赎回的唐钢转债为例:
貌似已经成为鸡肋,实际上根据交易模型,应该早在100元附近买入,在140~154元卖出,稳赚其中的40%-50%收益。
 
 
在面值以下买入,虽然新钢转债冲上172元后未能转股,但根据模型在150~160元之间必须抛出,稳获50-70%的收益。虽然转债尚未到期,但收益已经提前落袋为安,而且后面还有可能再次出现机会。
 
结论:
受益大,概率大,易完成,何乐而不为之?事实证明,发债公司100%都有强大的转股愿望,很多甚至被列为公司当年的重大工作事项(如新钢、唐钢、南山……等)。可转债在存续期间提前完成转股,绝对是大概率事件。在这个博弈中,上市公司融得巨资,持有人收获利差;上市公司吃肉,持有人喝汤;这在A股市场中是个难得的确定性双赢之局。
(附:概率大并不代表100%一定会完成。但以一两次不成功的转股,而对64次成功转股视而不见,是更大的杯具,所谓见针孔而不见泰山。更何况,即使不转股,按照面值-高价折扣法 模型也是不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