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验骇客》你该如何证明你自己 - 小众知识

★★★★《超验骇客》你该如何证明你自己

2014-07-12 13:34:06 苏内容
阅读:3781

不去看本片中的黑科技,不去想机器人与人类怎么和平共处,不去推测机器人会不会统治全人类,我想这些也都不是本片的重点,只说下你该如何证明你自己。

常有个测试就是你不小心落入了精神病院,你该如何证明你是正常人。我们知道,你此时按照常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被认为是你装出来的,因为大家都按你是精神病患者来推测,法律上讲就是有罪推测。话扯远了,本片也不外乎是这个意思,威尔上传以后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他,我想这个即使是编剧也没有下定论,但上传后的威尔还有没有独立的意思,换句话说,还有没有灵魂,抑或是冷冰冰的机器,这个该就是模棱两可了,而且我觉得编剧应该是认为他是有灵魂的。回到如何证明,在片尾,威尔面临选择的情节应该就是本片的点睛之笔,如果他选择无视外面的威胁,那么他就真是机器了,反之,他上传病毒,就必须死。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以死为证。从最后弗里曼和那个叫什么的小伙伴的神情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他们相信了威尔,但要是再来一遍,他们还是不会相信的,一个原来和你一样的人突然拥有强大的力量,拥有几乎永生的能力,这是的恐惧已经不单单是对未知的恐惧了。

威尔作为一个死宅技术宅,也算是悲剧了,即使他足够理由证明他是原来的他,但与女友数年只能透过屏幕相见,我想早晚也会出问题,真爱死于异地恋是有一定道理的。


=====

   首先肯定的一点,《超验骇客》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但拍得不行。不能因为高概念的本质就完全肯定一部电影,当然也不能因为导演水平不咋地就否定所有的闪光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尽管电影不算传统的好莱坞商业科幻片,但无论从片中的理念还是情节发展都有秉承着科幻电影的一贯特质:猎奇与奇观。最让人叫绝的在于本片的精神内涵,结尾20分钟点睛一笔让本片的格调顿时升华。 
   
   
   
   不要过多纠结于本片糟烂的节奏和剪辑,也不要被电影这个看似烂大街的硬科幻套路所蒙蔽双眼,电影的理念和内涵非常新颖,来自诺兰大神的创意和故事,没有一个是水货,下面让我们细细分析。 
   
   
   研究这部电影,离不开两个科幻名词,“人工智能”(AI)与赛博格(Cyborg)。 
   
  1、人工智能 
   1950年,英国的数字家阿兰·图灵在曼彻斯特大学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理论,代表着人工智能的概念被初步提出。“图灵测试”理论具体为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接受测试,要求提问者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从而辨别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如果机器有30%的回答骗过了提问者,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即人工智能。 
   
   举个例子,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给被测试者,比如“你吃饭了吗?”连问五遍,假如被测试者是人类,最后多半会蹦出来骂街:“你丫烦不烦啊”,但机器人则不会,机器永远会基于答案的对错来回答问题,这就是计算机与人类大脑的区别。截止发稿之前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最接近的是2012年俄罗斯人弗拉基米尔·维西罗夫开发的“尤金·古斯特曼”电脑程序,29.2%的回答均成功“骗过”了测试人(就在前不久,2014年6月7日,也是图灵逝世60周年,尤金·古斯特曼通过了图灵测试,果这一结论获得确认,那么这将是人工智能乃至于计算机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超验骇客》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摩根弗里曼问电脑PINN:“你是否拥有真实的情感?”结果被倒打一耙,这就是电脑真正具有人类智能的表现。 
   
  2、科技恐惧 
   “图灵测试”出现于50年代,当时二战结束之后,化学武器的使用,蘑菇云的升起,冷冰冰的计算机、充满魔力的电子媒介产品,这些技术的发明超出了当时人们的认知范畴,加之冷战的背景和麦卡锡主义,乃至后来的登月计划和越战,“科技恐惧”正式成为科幻电影的主题之一,被誉为“第一个黄金时期”的科幻电影,充满了灰暗,焦虑和绝望的悲观色彩。《地球停转之日》、《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代表了我们对无法掌控的科技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之一。比较突出的就是人工智能,在科技恐惧电影中通常是两条完全对立的观点并行。就拿《机械公敌》来说,电影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方面人类担心机器最终会叛变统治人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又离不开机器人。充分显示出了人类对待科技发展和人工智能的矛盾心态。 
   
   《超验骇客》的概念来自于监制克里斯托弗·诺兰,一开始觉得诺兰估计是在糊弄事,随便瞎编了个概念凑活完事,因为诸如科技恐惧中的人工智能主题电影在好莱坞属于烂大街的状态,是个科幻片都有这种主题。但仔细琢磨本片的科幻主题,会发现天才诺兰提出的概念,没有一个是糊弄事的。 
   
  3.超验造物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人工智能体,打算征服全世界,这根大部分机器人科幻片都差不多。但本片细微之处在于当被问道是否要毁灭全世界,德普答曰:否。我只是超验他们。电影的英文名Transcendence,翻译过来是“超越”,其另一个涵义是宗教方面的“超然性”,相信电影“超验”这个词用的是后一种释义,因为片中不止一次的说出了有关上帝方面的神学理论,德普还因为这个理念“走着也中枪”。Transcendence代表这对神的超越,也就是凌驾于造物主之上,说白了,就是让德普变得比造物主更加牛逼。 
   
   片中智能体德普几乎改变了人类世界,纳米颗粒无处不在,他治愈了所有人的疾病,却将所有人都“联网”,看上去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种在生物学上叫做“虫巢意识”,也就是集体意识、传心术、心灵感应,代表生物就是蜜蜂。虫巢意识在科幻作品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这种意识方式代表了一种高度进化的生物状态,不信可以翻开任何一本科幻小说或者打开游戏,凡是涉及到虫巢意识的生物,进化程度都比人类要高,电影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天外魔花》,去年搞笑片《世界尽头》外星人也是这种意识(我在写《异形生存手册》里仔细分析过这种虫巢意识,但好像被编辑在成书中给删了,怨念啊),外星人这种意识对无拘无束和独立意识的人类来说,我们无法接受这种状态,所以才会觉得恐惧。1而且集体思维代表着集权,没有个体自由,1956年版的《天外魔花》就是用这样科幻意识,在冷战背景下成为政治影射的工具。 
   
   而且《超验骇客》中的概念是建立在可再生和强化机体的基础上的,无疑更加超前。我们不可否认对这种集体意识的恐惧,但也不可否认其先进的进化模式,就像《世界尽头》里说的:“我TM就爱这种低级的自由,你管得着吗?”。 
   
  4、赛博格 
   本片另一大特色在于对人机关系的处理上,以往智能叛变的作品会混合人类与机器之间的界限,但本片没有。最后德普操纵超验人与人类军队作战,他们没有一个动用武力,只是采用束缚的形式,也就是说,本片中的人工智能,在严格遵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中“不能伤害人类”的第一法则,电影最后德普落点于“机器人服从人类命令”的第二法则,在控制论与反控制论的前提,人机界限划得很清楚,这一点与新版《机械战警》一致。但终究德普自我毁灭了,破坏了“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第三法则,由此展开本片的第二大关键词:赛博格。 
   
   赛博格即是机械化有机体,是以无机物所构成的机器作为身体的一部份有机体的碳/铁共生形式,是由曼菲德·E·克莱恩斯(Manfred E. Clynes)与内森·S·克莱恩(Nathan S. Kline)在1960年提出,来称呼他们想像中的一种人类,这些人类经过强化之后能够在地球以外的环境中生存。其定义可能包括了某些使用了生物组织和基因的仿生人和生物电脑,代表作品就是《攻壳机动队》、《铳梦》,其实老版《机械战警》也是赛博格电影,但不纯粹,墨菲只是作为有机体改造的人工智能,类似于T-800,但在后期自我意识恢复,成为真正的赛博格。 
   
  5.主题是什么 
   《超验骇客》中的德普有些复杂,他是一台具备自主意识的电脑,属于人工智能的行列。但电影始终没有说明这台电脑是否是德普本人的意识,他可以是智能电脑PINN的意识,通过读取女主角的思维产生的冒牌货,假如这样就跟赛博格没有任何关系(PINN是借助于猴子的意识而研制,并非原始生物意识),结尾PINN遵从了机器人定律,自我毁灭,但利用德普住宅处铜网隔离,又保护了自己,也没用违反第三定律,也可以说得通。假如电脑是德普的意识真正上传至电影,那么电脑就符合了赛博格的一切特点,电影的主题就就变了。 
   
   依照个人观点,两种都有可能,但我更希望是后一种,因为这会升华电影的结尾。本片的大半部分时间,德普被塑造成一个打算改变人类,升级人类进化,完成“超验”的终极电脑,承担了反派的角色。但电影最后用句俗话来表示:我猜中了开头,但没有猜中结尾。 
   
   本片开场,德普两口子居家生活,德普用铜网罩住庭院,隔绝一切信号,是个超级典型的学术派,而妻子丽贝卡·豪尔就拿这件事吐槽,在出席晚宴上,妻子还替古板的德普整领带,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如何在成为电脑后打算超验人类?电影结尾给出了答案,这是他妻子的梦醒,晚宴演讲之前,妻子的开场白呼应了结尾:是她一直打算创造一个由智能技术进化人类的赛博格世界,这是她梦想,德普只是帮助妻子完成了梦想,她们之间的纽带是纯洁的情感,也就是宅男与女神之间的爱情。宅男对女神的情感让他化身为电脑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全国联网,帮助妻子逃走,完成她的梦想。 
   
  6.他 
   电影之前一直在误导观众,让一切矛头都指向了成为电脑后的德普,这是很多智能叛变作品最常用的方式,然而本片却是一部赛博格电影,他帮助妻子完成构架,面对妻子的猜疑和恐惧,主动接受了病毒,叫做至死不渝的爱,让本片结尾走了一次温情路线,变成了纯爱电影。相信假如观众注意到之前大量细节的话(德普从来没有攻击过人类,一直在治疗人类),片尾这一处反转的点睛之笔,返回头来再来审视德普所做的一切和妻子对他的猜疑和恐惧,就会体会到宅男的辛酸,超验人类、集体意识的恐惧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被心爱之人误解的宅男之爱,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去年斯派克·琼斯大放异彩的《她》,在科幻外衣下讲述了一段技术宅的爱情故事。《超验骇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另一个名字是《他》,不同之处在于,本片大部分时间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硬科幻作品,结尾的反转才让人感觉到电影里始终渗透的忠贞之爱。 
   
  7.我思故我在 
   电影最后没有说智能电脑到底是德普的还是PINN的意识,因为二者在回答弗里曼的问题时,都采用同样的回答,同一水平,很可能都有智能,或者很可能就是原来那个。这里面有个巧劲,利用了学术界著名的“10个思想问题”之一“缸中大脑”的故事。 
   
   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 
   
   “我思故我在”是这部电影最后一个内涵,智能电脑PINN和德普都可以思考,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你要说他是PINN可以说得通,是德普也可以说得通。 
   
   其实电影可以完全沿着这条线发展下去,深层讨论一下,并且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的点,电脑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有时候这个智能足够高,但电脑能否真正理解接收到的信息?片名Transcendence究竟是电脑超越了程序具备了智能?还是德普被数字化之后超越了上帝? 
   
   电影最后还是个商业化的结尾,毕竟讨论这么多的问题,有关意识和智能的问题,估计要诺兰亲自上阵了。所以这片最后还是通俗了,而且还不咋滴。 
   
   这就是《超验骇客》的要交代给观众的故事和内涵,不愧是诺兰,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加入了复杂的元素,从人工智能到赛博格,硬科幻题材模式中软科幻的精神内核,造物与进化之间的博弈,最终落回到真实情感之上。然而这一切,在电影能表现力度并不大,这根导演有关,作为诺兰的御用摄影师沃利·菲斯特的处女导演作品,这位讲故事的能力虽无大毛病,但任何亮点也没有,而且对人物的刻画不力和让人昏昏欲睡的节奏实在让人难以对其深邃的主题提起兴趣。而且不知道这片投资多少,从场面上来看其节奏是往死里省钱(关于3D我就不提了,中国人都知道)。 
   
   所以说《超验骇客》是一部被平庸外表掩盖了精彩内涵的作品,他原本可以拍得超级牛逼,最终留给观众只是个科幻片的表皮,但亮点还是有的,所以这篇解读,有必要折腾一下

扩展阅读
相关阅读
© CopyRight 2010-2021, PREDREAM.ORG,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5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