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中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蓝天,白云,英文水平直线上升?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留学所在的班级上全是中国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你想象中的留学生活
很多人认为留学海外,自己可以生活得像电影里一样,周围都是老外,吃的都是西餐,说的是一口溜溜的英语。但是真正出去后,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留学之前以为老外都是很热情、很开放、很自由,甚至很疯狂的,国外的生活都是五光十色骄奢淫逸的,出国后才发现其实什么都可能发生,无论中西。
幻想着可以和老外结交朋友,后来才发现老外的交友方式跟中国人不一样的。老外没有这么多social pressure, 他们觉得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不会因为朋友而改变。他们很少有像中国人这么好的闺蜜,一般都是自顾自的。
更有甚者有的人读的是英国的商学院,班级里基本上全是中国人,生活方式和在中国没什么差别,连留学前希望感受到的异国课堂文化都感受不到。
全是中国人的尴尬
班级里仅有的几个外国人可能被逼到每个人都有微信,只不过在国外,微信有了个比较高大上的名字,叫wechat。东西不小心丢了,甚至可以通过招贴寻物启事,附带二维码,和国内一般无二。
上课的时候教授可能说:“今天那个印度朋友不在我们可以用中文……”
一位在英国商学院留学的邓同学说,为了不让自己花钱却免费让外国人体验留学,她特地去参加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课,因为听起来就有很多歪果仁的感觉。但是,去了之后的她发现,即使遇到外国人,也是从小在中国长大的。在英国读商科,感觉英国人在出国。
出国留学遇到班级同学基本是中国人的尴尬大概就是,一年过去了,感觉英语提高有限,但是粤语,河南话和东北话说的越来越溜,简直无缝切换。觉得自己只是虚镀了一层假金,愧对为了留学花的钱。
留学生活中的现实
如今世界各个大学有都有很多中国人,随着留学越来越热,这个数字在逐年增加是个客观现实,因此才造就了前面提到的班级里全是中国人情况的出现。面对这种可能的局面,首先要留学的同学在申请前可以了解清楚情况。
欧洲的商科中国人是比较多,而中国人少的学校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1.特别好(比如雅思要求8)
2.特别贵(比如私立中学)
3.特别烂(社区大学)。
在留学学校中,中国人人多人少各有利弊。在中国人多的学校的好处是,不需要花时间在学习之外的事情,和助教沟通也比较方便。找工作期间,大家互通有无,一起准备,为每届都横扫各大offer 打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国人少的学校读书,学到最重要的应该是独立,以及英语水平大大提高。
但其实无论在哪种学校,认识本地人和提高英语有多种方式。住寄宿家庭、打工、旅行,或者培养一些爱好加入一些社团,都是不错的选择。说到社团,西方的大学普遍完全打破了行政班的编制,只能说某个同学同一时间和你上过同一门课而不能说他是你同学,所以毕业之前和一个社团的联系会很紧密。
总之,留学体验是自己创造的,班上中国人的多少和留学体验的好坏没有直接关系。
留学所在的整个班都是中国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某乎上很热的帖子
都被扒烂了
但是今天我还是要来扒一扒
毕竟
又有一批新的小伙伴即将出发去往国外了
你们以为的留学是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然而其实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跟请了个外教有啥区别?
然而广大网友还有更多话要说
A:让外国人不用出国就能体验留学。
B:我所在的专业不至于那么清一色,但目测也有八成左右是国人。
去年除夕的时候,周三下午本来应该是两门课程,四个课时连上。那天下午,第一门课的老师有事要早退,第二节课不上。但是大部分人还得待在同一个阶梯教室,因为还有第二门课要上。
那这中间的一节课怎么过呢?
是的,大家一起在某阶梯教室里看YouTube上的春晚直播。。。
而班上的歪果仁全都遁去商学院底楼买咖啡了。。。
C:教授:今天那个印度朋友不在 我们可以用中文……
D:一年过去了,感觉英语提高有限,但是粤语,河南话和东北话说的越来越溜,简直无缝切换。
写作课(asian american studies)的时候看电影,李安的喜宴。老师是第5代华裔也懂中文。
老师忘开英文字幕了……
结果……
全班10分钟之后才反应过来……
在这10分钟内80%的人都在讨论里面说的是不是上海话…
E:在英国读商科,感觉英国人在出国
F:我这学期6门课,教授分别为:2个中国人,1个土耳其人,1个非洲人(他没告诉我是哪个国家,但是法语区),有2个教授是美国人,但都是网课,一学期没说过一句话,有一个连邮件都不回,TA包办一切
这并不是野鸡大学
我这个专业中国人虽然多但没多到令人发指,大概一半吧,但是group case 4个中国人一个老美然后说英语总觉得很艰难,而且那个老美啥也没做( ̄▽ ̄)。
office hour俩中国人在一个房间里互相说英语。。。总觉得哪里怪怪的。。。而且俩人英语都不是那么好。。。
但是!有门课真的全是中国人!EALL!东亚文化!
一个班的中国人,看着一个美国教授,教我们什么是春节、什么是川菜、什么是孔子。。。
教授,您可能是这教室里最不懂这个的人了。。。
什么?你问我为啥学这个?我也不想啊,咋跟学校解释“I am Chinese,I don't need you to teach me my culture”都没用。。。反正水A,上了吧
G:你妹啊 你们有考虑过全班都是印度同学的感受么!!!!!就在德州!!!mis专业!!!!!!!90%印度哥哥姐姐啊!!!!尼玛熏死我了啊!!!下课他们聊天各种听不懂啊!!!上课各种同学提问老师都听不懂啊!!!!不说了回家吃咖喱去!!!
H:我现在上的physics c就是这样,老师说下周要来个比赛,分成chinese men vs chinese women vs the rest of the world
一下课老师就懵了…大喊“English Please!"
I:有一次在library门口听到一个歪果仁跟他朋友吐槽:
" If you take a Chinese class, you can understand 90% students in this school."
(如果你上了中文课,就能听懂这学校90%的学生的对话了。。。)
这个问题,我感觉英国各大学经济、金融、会计、PR、传媒、HR、Marketing、英语教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留学生可以来回答一下……
雷哥网小编总结了一下大家的答案,全球的商科都是中国人的,全球的工科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
最近有海外留学的学生,春节回国,来跟圈叔唠嗑,说起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到国外大学的第一堂课,大家都是抱着全英文环境、和外国同学和谐沟通、提高英语口语听力的美好遐想,走进教室定睛一看:好家伙,这熟悉的氛围和亲切的乡音,除了讲台上的老师是白人老爷爷,坐在下面的全是中国面孔啊!
大家用中文聊得不亦乐乎,交换微信,讨论课程好不好,还准备组学习小队。
其实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数量的剧增,上面这个场景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不陌生了。
很多留学生内心是崩溃的,莫不是留了个假学?
前几天看到一则留学生现状分析,其中有一项专门针对国际学生所学专业的统计。
从2012到2015学年三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学生选择专业的倾向十分明确且稳定:最受欢迎的是商科(一般认为,商科包括4
个具体的专业,分别是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每年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学习商科,在2014-2015学年,这部分学生的总人数超过8万。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涉世未深的“孩子”,我们又普遍有一种扎堆和从众的心理——有同胞陪伴,还是很能给人安全感的。
有中国同学在,上课听不懂了,作业不会做了,还有人能问一问,确实能在国外无依无靠的环境下给人以安慰。这样,某些专业几乎就成了中国留学生独享。
在澳大利亚,这种情况更明显:在中国留学生基数大的前提下,有些商科专业课,放眼望去全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
整个教室里除了讲台上的教授,学生全是中国人,课堂讨论的时候,中文声音此起彼伏。
从澳洲留学本身角度来说,中国学生选得最多的就是会计和金融两个专业。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会计作为移民热门专业,是中国很多留学家庭的首选。而且将来是否移民另说,如果想留下工作,给自己的未来多一个选择也是不错的。
作为学校学生数最庞大的两个专业,会计和金融的相关课程都分了许多stream,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老师教授同一门课。每年选课的时候,会计和金融的学生都摩拳擦掌。
有些课程要抢到合适的时间、前辈们推荐的有名的教授、小道消息里平时分给得高的教授......还有关系好的小伙伴们要抢到同一节课,场面也是十分焦灼了。
学生太多,为了便于管理,教学过程难免就变得有些像流水线,个性化的教学和设计相对也会减少。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留学生感慨,国外应试教育的痕迹原来也那么深。
有些留学生确实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未来的事业规划,选了热门专业。但我也观察到有很多留学生只是随大流,稀里糊涂地选了这些热火朝天的专业。没有兴趣的驱使,学习过程恐怕是很枯燥而艰辛了。
其实,除了会计和金融这些国人反响热烈的专业,还有其他相对小众的专业,中国学生的数量不是那么集中,教学方法也更为灵活有趣。
在这种小众专业课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外国学生直接打断老师,和老师沟通、讨论,发表各种掺杂着搞笑或者灵动的言论。做小组作业的时候,总有几个外国的组员提供和中国学生不一样的思路,开拓大家的思维。
有一个学生报了一门项目管理实践课,这个比较冷门,选的人只有十来个,外国学生还比中国学生多。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给出了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而在那些百人大课堂里,这样的待遇根本不敢想。
所以一样都是留学,有的同学就能交到很多外国朋友,接受到不同群体的三观与态度。而有的同学还是只和“自己人”交往,等到留学结束,除了一张外国文凭,英语也没啥长进,和外国文化交流的阅历也特别少,真的就是“留了个假学”。
所以,为了让自己的留学生活更有意义,不至于把留学的上百万花费扔进水里。留学生们请尝试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和外国人多接触交流,这样或许我们可以获得更多不一样的留学体验噢!